随着交往的增多,以往作为西方传统饮品的葡萄酒,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的餐桌上。我们该如何欣赏和享用它,如何不在餐桌上出洋相,成了社会人的必修课程,因为饮酒如今已经被公认为社交礼仪中关键的一个环节。
倒酒应装酒杯1/3为宜。一般情况,喝葡萄酒都会用高脚玻璃杯。“在给别人倒葡萄酒的时候,以玻璃杯1/3的量为宜,这也是餐桌上的文明礼仪。”为什么是1/3呢?Penny也给出了解释。酒在开品之前都是密封的,没有跟外界空气接触,将酒倒入酒杯,并且留出2/3的空间主要是用于喝酒前的摇酒。“喝酒前要将酒地摇晃几下,这样可以让酒杯里的酒地与空气接触,有助于散发出长期密封的酒香。”如果在聚会中给客人倒的酒太满,反而使对方没法真正享受葡萄酒。
不同的酒搭配不同的食物。在餐桌上,葡萄酒只是起辅助的作用,重要的是食物,但是不同的食物必须要搭配不同种类的葡萄酒喝。“比如白葡萄酒的味道较淡,可以搭配味道清淡的海鲜食用,而红葡萄酒的味道较浓,搭配肉类一起吃,如鸭肉等,有些甜葡萄酒则需要放在饭后跟甜点搭配。”吃完一口食物,再喝口葡萄酒,这样酒香与食物的味道相辅相成,葡萄酒的作用才会完全发挥出来。
葡萄酒不宜兑着喝。有人喜欢在葡萄酒中兑苏打水喝,这样是不符合品酒礼仪的。如果在葡萄酒中兑苏打水,会冲淡酒的香味,在大型的聚餐场合这种做法也是不礼貌的。
总是觉得葡萄酒在家里放得越久越好。这是个误区,可气的是国内有的酒标误导消费者可以保质十年,还有的不良酒厂故意讲“可以在家里放八到十年”。我们绝大部分人家里实际上都没有理想的存酒温度,即10℃-15℃。温度高,酒成熟过快,酒会粗糙,欠雅致,很快就变老了。如果某个月的室温达29℃,已经不可收拾了。温度每增加10℃,会令酒的陈化增加一倍,整年的温度变化不超过5℃,如果温度在六小时内迅速升高,酒便迅速陈化,变坏,也会导致瓶塞热胀冷缩,木塞的封存效果丧失,导致氧化。